走在奔驰前的QUADROBOT,用深度再造回答电动车“哲学三问”
Updated: Feb 23, 2019
用电动化技术再造福特T型车:这是一台你买不到,但又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动车。
自特斯拉用电动车在传统交通工具领域引爆了第一颗核弹之后,我们就没有停止过为电动车寻找“存在的理由”,用户体验?盈利模式?还是……极致的性能?
试过了一种又一种的可能性之后,我们眼下依然没找到一个具有绝对说服力的产品,能证明电动车在一些领域比传统的燃油车强,还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虽然,我们已经亲自见证了多款电动车克服重重困难,从概念产品迈过了量产化门槛并成功上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正在面对,或者将要遇到产能瓶颈、性能升级和市场接纳度等问题……至此,我们不得不重新退回电动车的开发原点再一次思考:
到底是电动车的产品概念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对电动车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去回答电动车的“哲学三问”呢?
在QUADROBOT出现之前,现阶段的电动车产品模型,似乎都难以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1、我从哪里来?
刚刚见到QUADROBOT的时候,你很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从哪个设计工作室流散出来的概念车模型,但事实上,QUADROBOT惊世骇俗的造型设计,只是其从设计、生产到功能实现等一系列环节对电动车进行“深度再造”的结果。
摆脱对生产线的依赖:
QUADROBOT的车身采用铝合金空间管状结构,配合高强度碳纤维加强零件,使用铆接技术连接各个铝制部分, 从而打造一个高刚性的车身结构以满足车辆的安全需求,同时还能提升车辆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稳定性和维修便利性。
同时,QUADROBOT的设计特点还能满足零件的模块化分散生产需求,让它可以灵活地利用全球供应链,进行全球分散采购统一组装。这意味着,QUADROBOT不再需要依赖传统汽车制造方式中大量的机器人焊接与结构件冲压设备,节约了耗资巨大的流水线搭建费用,从源头降低了每一辆车需要平摊的制造成本,不再受传统流水线模式中对产量“盈亏平衡点”的限制。
QUADROBOT的底盘驱动模块也采用了高集成度设计,驱动模块前后完全对称,全部双叉臂悬挂设计,车轮转向功能独立控制,动力和水冷系统高度集成。当前后驱动模组的车轮做相反的转向动作时,QUADROBOT整车转向半径更小,车轮循迹性更好(可消除内轮差);当前后驱动模组的车轮做相同方向的转向输出时,QUADROBOT则可以方便地侧向停车,或者提高车辆高速行驶时的变道稳定性(奥迪新A8L的后轮转向技术与此类似)。
当QUADROBOT的车身与底盘以模块化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时,便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匹配不同的底盘与车身,比如更换加长的车身或者更强(载荷和性能)的底盘,来适应不同的场景,从而一步达到了传统汽车产业花费几十年才完善的“平台化”技术,实现按需生产不同维度产品的目的;
2、我是谁?
QUADROBOT的电池仓采用中置设计,位于48厘米厚的底盘内,这个设计一方面可以借助框架结构保护电池,另外还可大幅降低整车重心; 而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池组,还可以根据车辆的需要进行灵活配置:
QUADROBOT标准电池电量18.9kwh,理论上可以支持其210km的续航能力;如果有必要,在增加一个10kwh的延程电池之后,QUADROBOT还可以多跑100km;而2X20kW的驱动模组,则可以让QUADROBOT实现80km/h的城市最高时速。
单从数据上来看,QUADROBOT的“性能”并没有那些“电动乘用车”出色,但如果你了解到它的整备质量只有670kg,但载货质量可以达到750kg,并有最高达3000L的货仓容量之后,你就应当明白,这并不是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设计的电动车。
事实上,QUADROBOT基于对电动车的再造,已使自己成为未来信息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连接者,而非单纯的载人交通工具。
3、我向哪里去?
QUADROBOT拥有2.85x1.38x1.82米的三围尺寸,外观采用了未来城市功能型交通工具的设计,造型极简但科技感极强,虽然其眼下的用途并非主要为乘员设计,但它的内饰依然采用了乘用车标准,一方面可以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面向乘用车市场做技术储备。
为了能让货仓吞吐货物时更加方便,QUADROBOT的货仓门采用向上滑移的方式开启,并且尾门和侧门可同时开启。货箱地板高度95厘米,驾驶室地板高度55厘米的设计,大大方便了装卸货物的过程。
在QUADROBOT的货仓内,空间可以被灵活分隔成多个所需要的区域,并可加装制冷/保温模块,配合有特殊需求的递送商品,例如在处理物流的时候,可以“兼容”美团、饿了吗、达达等同城即时递送需求,甚至可取代处处受限的卡车来满足城市高效专业冷链物流需求。
QUADROBOT的驾驶员界面,也针对物联网终端的信息需求,通过智能设备加持与经过优化的人机交互设计,提高了工作人员在驾驶车辆和处理订单需求之间的效率;而且,QUADROBOT之间还可以实现互联及监控,并依靠后台对信息的处理,为每一辆QUADROBOT优化路线,客户也可以据此实时追踪包裹。
基于以上方面,初期投放市场的QUADROBOT基本面向物流客户,根据官方透露出来的消息,2017年9月,QUADROBOT已签订超过2000台的订单,并已经有国内外的意向用户;从2019年初,QUADROBOT将向市场投放这些未来物流车,正式介入物联网产业。而QUADROBOT真正用来盈利的模式,或许也将在这个时候揭开面纱。
车云小结:
眼下,互联网经济发展带动了大量的物流需求,一方面是以“美团”、“饿了吗”、“闪送”、“当日达”等都市内货运/捎货/跑腿业务为代表的8000亿市场价值,另外一方面却是快递员和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组成的“小米加步枪”的低效运营模式,在这个需求与效率的巨大不平衡中,QUADROBOT或许将会是部分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以及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方案。
但是,在对现有高度依赖人力资源的物流模式进行创新的同时,QUADROBOT还需关注诸多企业经营之外的问题,比如说QUADROBOT如何在运营数量增长到不同阶段时调整其在物流体系中的角色;甚至如何与丰巢一类的物流终端对接(QUADROBOT和丰巢的关系就好比是电动车和充电桩的关系),并绕过各方利益纠葛实现信息打通,将成为其实现初期自证模式正确,并逐渐产生收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最后,QUADROBOT创新的低温低碳生产模式,的确为未来汽车的快速生产与迭代打开了极大的想象力空间,打个基于目前条件的比喻:
如果传统汽车制造商是大陆,那么新兴的电动乘用车制造商就是在大陆边缘兴建起来的人工岛,二者都足够稳定但灵活性不足;但QUADROBOT,就像是游离在大陆和人工岛外的“航空母舰”,虽然体量小,但论其灵活性和躲避风险的能力,却要比前两者都优秀。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未来QUADROBOT想借由商用车底盘结构和动力模块,更改车身结构及方案在2020年推出乘用车,进入共享和租赁市场,一定会面对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这个行业中设立的重重壁垒。
尤其是要考虑到,眼下奔驰、雷诺等几个厂商,已经开始推出以Vision Urbanetic、EZ-PRO为代表的城市交通工具概念,其可以说是直指QUADROBOT的竞争对手,可是后者却已经把概念产品变成了现实。
所以,QUADROBOT率先选择B2B的模式进行突破,说明其确实具有想法与执行力去独辟蹊径,这也是为什么参与Quadrobot项目的核心人员并非都来自于传统汽车制造或互联网行业,例如其团队核心成员Mark Good来自于零售巨头,曾任美国西尔斯百货的执行副总裁。
Quadrobot的概念,不禁让人想到了大半世纪前Harrods电动物流车于零售界的辉煌(上上图);而对Quadrobot来说,行业内跑马圈地,打通壁垒绕过垄断,建立几个示范性的城市智能物流系统,推动用硬件支持的可靠运营模式,是其自证从初期设备制造商到后期平台运营商转型实力的关键,对此,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Kommentare